创意设计报告十堰seo优化方法
数组指针和指针数组的区别
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如下:
数组指针:指向数组的指针。着重点在于最后的指针两个字。
指针数组: 所有元素都是指针的数组。着重点在于最后的数组两个字。
另外来看助手的回答:
Kimi:
1. **数组指针(Array of Pointers)**:- 这是指一个指针数组,即一个数组,其元素都是指针。- 声明方式:`类型指针 *指针数组名[数组大小];`- 例如:`int *array[10];` 这里`array`是一个包含10个`int`类型指针的数组。
2. **指针数组(Pointer to an Array)**:- 这是指一个指向数组的指针,即一个指针,它指向一个数组。- 声明方式:`类型指针 (*指针名)[数组大小];`- 例如:`int (*pArray)[10];` 这里`pArray`是一个指针,它指向一个有10个`int`类型元素的数组。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包括:- **内存分配**:- 数组指针(Array of Pointers):每个指针单独分配内存,它们可以指向不同大小的数组。- 指针数组(Pointer to an Array):整个数组作为一个整体被分配内存,指针指向这个数组的开始。
- **初始化**:- 数组指针(Array of Pointers):可以单独初始化每个指针。- 指针数组(Pointer to an Array):初始化时需要一个指向数组的指针。
- **使用**:- 数组指针(Array of Pointers):通过`指针数组名[index]`访问指针,然后通过`*指针数组名[index]`访问指向的数据。- 指针数组(Pointer to an Array):通过`(*指针名)[index]`直接访问数组中的元素。
- **内存连续性**:- 数组指针(Array of Pointers):指针数组中的指针不一定指向连续的内存区域。- 指针数组(Pointer to an Array):指针指向的数组中的元素是连续存放在内存中的。
抖音旗下的豆包:
豆包:
数组指针:是一个指针,它指向一个数组。可以理解为这个指针保存的是整个数组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。例如,对于一个包含多个元素的数组int arr[5];,int (*p)[5];就是一个数组指针,p可以指向arr。
指针数组:是一个数组,这个数组的元素是指针。例如int *p[5];,这里定义了一个数组p,它有 5 个元素,每个元素都是一个int *类型的指针。
定义方式
数组指针:
语法为类型 (*指针变量名)[数组大小];。例如,double (*ptr)[3];定义了一个指针ptr,它可以指向一个包含 3 个double类型元素的数组。
一般在处理二维数组时较为常用。例如,对于二维数组int a[2][3];,可以定义一个数组指针int (*p)[3] = a;,这里p指向二维数组a的第一行(因为二维数组在内存中是按行存储的,a的第一行可以看作是一个包含 3 个int元素的数组)。
指针数组:
语法为类型 *指针数组名[数组大小];。如char *str_array[4];,这表示str_array是一个数组,有 4 个元素,每个元素都是一个指向char类型的指针。
常用于存储多个字符串(C 语言中字符串实际上是字符数组,而字符串的名字是指向字符数组首元素的指针)。例如,可以用指针数组来存储多个字符串字面量:char *weekdays[] = {"Monday", "Tuesday", "Wednesday", "Thursday", "Friday", "Saturday", "Sunday"};。
内存占用和存储内容
数组指针:
占用的内存空间大小通常和机器字长有关,在 32 位机器上一般是 4 字节,在 64 位机器上一般是 8 字节。它存储的是数组的首地址,通过这个指针结合偏移量可以访问数组中的各个元素。
例如,对于数组int arr[5];,如果数组指针p指向arr,那么*(p + 1)就可以访问arr[1](假设p是正确定义和初始化的数组指针)。
指针数组:
内存占用空间为数组元素个数乘以每个元素(指针)所占用的空间。例如,在 32 位机器上,int *p[5]占用5 * 4 = 20字节。
存储的是多个指针,每个指针可以指向不同的内存地址。例如,在上面的weekdays指针数组中,每个元素分别指向一个字符串字面量在内存中的起始位置。
下面直接用代码来说明助手谁是正确的呢:
1.数组指针
// 定义一个含有10个元素的int 数组int a1[10] = { 0,1,2,3,4,5,6,7,8,9 };
// 数组指针:指向数组的指针
// 定义一个指针p,该指针指向一个含有10个int元素的数组int (*p)[10];
// 指针p指向a1;p = &a1;cout << "数组指针输出指针所指向的那个数组的元素" << endl;for (int i = 0; i < 10; i++){// (*p): 即a1,(*p)[i]:即a1[i];std::cout << (*p)[i] << std::endl;}
2.指针数组
// 指针数组:数组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指针// pArr是一个数组,含有10个int* ,并且初始化为数组a1各元素的地址int* pArr[10] = { &a1[0],&a1[1],&a1[2],&a1[3],&a1[4],&a1[5],&a1[6],&a1[7],&a1[8],&a1[9]};for (int i=0;i < 10;i++){// pArr[i]:是指针,指向a1的各个元素;*(pArr[i]):对指针解引用,即获取指针指向的值。std::cout << *(pArr[i]) << std::endl;}
上面的代码运行结果如下:
总代码如下:
// 数组指针:指向数组的指针int a1[10] = { 0,1,2,3,4,5,6,7,8,9 };int (*p)[10];p = &a1;cout << "数组指针输出指针所指向的那个数组的元素" << endl;for (int i = 0; i < 10; i++){std::cout << (*p)[i] << std::endl;}cout << "输出指针数组中数组元素指向的数组的值" << endl;// 指针数组:数组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指针int* pArr[10] = { &a1[0],&a1[1],&a1[2],&a1[3],&a1[4],&a1[5],&a1[6],&a1[7],&a1[8],&a1[9]};for (int i=0;i < 10;i++){std::cout << *(pArr[i]) << std::endl;}system("pause");
由此可以证明:豆包的解释是更加正确的,也和我个人理解相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