绵阳网站建设推广网络推广平台有哪些
@Configuration注解介绍
@Configuration注解,用于标注一个类是一个spring的配置类(同时,也是一个bean),配置类中可以使用@ComponentScan、@Import、@ImportResource 和 @Bean等注解的方式定义beanDefinition。
@Target(ElementType.TYPE)
@Retention(RetentionPolicy.RUNTIME)
@Documented
@Component // 被@Component注解修饰, 相当于也加上了@Component注解
public @interface Configuration {// 同@Component注解的value,即配置类的beanName@AliasFor(annotation = Component.class)String value() default "";// 是否代理配置类中@Bean修饰的方法boolean proxyBeanMethods() default true;
}
full模式和lite模式
如何确定配置类是full模式或lite模式?
-
当一个配置类,它使用了@Configuration注解修饰时,并且@Configuration注解的proxyBeanMethods属性为true时,那么会给该配置类的bean定义信息添加值为full的属性(CONFIGURATION_CLASS_ATTRIBUTE)。
-
当一个配置类,它使用了@Configuration注解修饰时,但是@Configuration注解的proxyBeanMethods属性为false时,那么会给该配置类的bean定义信息添加值为lite的属性(CONFIGURATION_CLASS_ATTRIBUTE)。
-
当一个配置类,它没有使用@Configuration注解修饰时,但是它在类上使用了@Component或@ComponentScan或@Import或@ImportResource等注解或在类中的某个方法上使用了@Bean注解,那么也会给该配置类的bean定义信息添加值为lite的属性(CONFIGURATION_CLASS_ATTRIBUTE)。
full模式增强
lite模式就相当于是一个“简单版”的配置类,这个配置类中的方法使用@Bean注解怎么定义的bean,就怎么创建,比如使用factoryBean-factoryMethod工厂方法创建。
但是,full模式与此不同,如果一个配置类是full模式(@Configuration默认就是full模式),那么spring在processBeanDefinisitionRegistry配置类的时候,该创建bean定义的时候创建bean定义,这个过程与lite模式一致。但是,在后面postProcessBeanFactory时(因为前面的过程已经收集好了bean定义),如果发现,某个bean定义的CONFIGURATION_CLASS_ATTRIBUTE属性为“full”,那么就会生成这个配置类的代理类,代替我们自己原本定义的配置类,代理类中会使用cglib重写原来的成员方法(具体怎么重写的?按照cglib生成代码的规则),使得原本对我们自己的定义的配置类中的方法调用,变成了调用代理类的方法,而代理类的方法(cglib重写了原方法),又会把调用转而调用到BeanMethodInterceptor#intercept方法,从而完成对原配置类中的@Bean方法的拦截。
full模式增强实例
可能这样说有点抽象,下面看个实例。
@Configuration(proxyBeanMethods = true) // 默认就是true
public class Bm {@Bean // 定义了b1public B1 b1() {B1 b1 = new B1();return b1;}@Bean // 定义b2public B2 b2() {B2 b2 = new B2(); // 因为b2中需要一个b1,所以,我这里直接调用了b1,然后把方法的返回结果,给了b2// 那么问题就来了:// 1. 首先,这里其实省略了this,那么this是谁?// 这是很关键的,很明显,谁调用了b2这个方法,谁就是这里的this// 2. 如果是当前的这个Bm这个对象,调用了b2这个方法,那么this就是b2这个对象// 但是,我们刚刚提到了,如果,spring为我们创建了一个代理类,这个代理类继承自Bm,// 那么这个代理类对象也是可以调用b2这个方法的嘛?通过super关键字就行了// 我们假设就是代理类对象通过super调用的b2方法,那这里调用this.b1(),这里的this就是代理对象吧!// 那调用代理对象的方法,按照前面所说,就会进入到BeanMethodInterceptor#intercept入口方法// 而在这个方法中,就可以从beanFactory中先去寻找是否有b1这个bean,// 如果有,则不用再执行原配置类中的b1方法了,// 如果没有,则执行原配置类中的b1方法,获取到b1这个bean,放入到spring容器// 而spring正是这样做的。B1 b1 = b1();b2.setB1(b1);return b2;}}public class B1 {private B2 b2;public void setB2(B2 b2) {this.b2 = b2;}public B1() {System.out.println("B1 cons...");}
}public class B2 {private B1 b1;public void setB1(B1 b1) {this.b1 = b1;}public B2() {System.out.println("B2 cons...");}}